1943:淬煉成鋼斗志堅——中國共產黨堅持獨立自主繼續鞏固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2021-05-12
1943年,中國的抗日戰爭仍處于戰略相持階段,但隨著2月蘇聯軍隊取得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偉大勝利,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形勢開始發生重大變化。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抗戰進入再發展階段,并在一些地區開始了對日、偽軍的攻勢作戰。
1943年5月15日,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發生了一件大事:為適應反法西斯戰爭的發展,存在了24年的共產國際宣布解散,中國共產黨作為共產國際支部的身份也不復存在。這有利于中國共產黨徹底糾正以王明為代表的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蘇聯經驗和共產國際指示神圣化的錯誤傾向,有利于根據中國國情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的問題。
1943年4月3日,中共中央發布《關于繼續開展整風運動的決定》,明確規定繼續開展普遍的整風運動的任務主要有兩項:一項是糾正干部中的非無產階級思想,二是肅清黨內暗藏的反革命分子。在當時十分復雜的社會政治環境下,在各種敵對勢力千方百計對中國共產黨和根據地進行滲透和破壞的情況下,對黨員干部進行一次認真的審查,肅清黨內暗藏的反革命分子是十分必要的。
10月10日,中共中央決定黨的高級干部重新學習和研究黨的歷史和路線是非問題。至此,整風運動進入總結提高的階段,全黨整風運動告一段落。全黨整風運動,是用無產階級思想克服非無產階級思想的思想革命運動,對推動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具有重大意義。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形勢的勝利發展,為中國人民爭取抗戰取得最終的勝利提供了有利的國際環境。但是此時的國民黨仍然消極抗日,積極反共。他們一方面對日軍繼續采取避戰觀戰為主的政策,保存自身的力量;另一方面力圖削弱和消滅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力量,以求在戰后得以繼續維持其獨裁統治。
面對國民黨頑固派在思想領域和軍事領域掀起的反共、反民主的逆流,中共中央先后發表《評〈中國之命運〉》《國共兩黨抗戰成績的比較》《共產黨抗擊的全部偽軍概況》等一系列文章材料,一方面用鐵的事實證明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已經成為堅持抗戰的主力;另一方面深刻揭露國民黨頑固派破壞團結抗戰危害國家的事實。
為了制止國民黨頑固派對陜甘寧邊區的軍事進攻,各解放區軍民紛紛開展聲勢浩大的反對內戰、保衛邊區的群眾運動,得到了國際輿論的重視和支持。由于中國共產黨的揭露、聲討和全國人民的反對以及國際輿論的譴責,國民黨頑固派在1943年發動的反共高潮在還沒有發展成為大規模武裝進犯的情況下就被制止??谷彰褡褰y一戰線得以繼續鞏固和發展。
在反對國民黨倒行逆施的同時,解放區軍民繼續進行反“清鄉”、反“掃蕩”、反“蠶食”斗爭,恢復了大片根據地。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敵后抗戰逐步度過了嚴重困難局面,抗戰勝利的光明已經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