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風云突變波濤涌——中國共產黨開始獨立領導革命戰爭
2021-04-14
1927 年是黨史、國史、軍史上極其重要的一年,是中國革命的分水嶺。這一年,北伐軍勢如破竹,戰果赫赫;這一年,蔣汪集團背叛革命,血雨腥風;這一年,共產黨人奮起反抗,武裝起義;這一年,毛澤東勇闖新路,引兵井岡山。
1927年初,北伐戰爭把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烈火從廣州燒到長江流域,3月26日,長江以南的地區已完全為北伐軍占領。10個多月時間,北伐軍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國共兩黨合作結出的碩果,共產黨人在軍隊政治工作和發動工農群眾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在北伐的高歌猛進中,中國共產黨也得到很大發展,黨員數量大幅增加,自身建設進一步加強,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進一步擴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伐過程中,我們黨過于專注政治宣傳和工農運動,忽視對軍隊的爭取,這是一個嚴重錯誤。
1927年3月,北伐軍在江西戰場取得決定性勝利后,蔣介石的反共面目日益顯露。從海外回來的汪精衛4月1日與蔣介石密謀“分共”。而此時共產國際和中共領導人卻看不清汪精衛的廬山真面目,在錯誤方針的指導下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黨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沒有正確認識嚴峻復雜的局面、及時糾正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沒能制定挽救革命的方針和辦法,坐視局勢惡化。
中共五大后,蔣汪集團先后對曾經給予他們巨大幫助的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舉起了屠刀,猝不及防的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慘遭殺害。據不完全統計,從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殺害的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達31萬多人,其中,共產黨員達2.6萬多人。黨員數量由5.8萬人銳減到1萬多人;工會會員由280余萬人銳減到幾萬人;970余萬農民協會會員大多被解散。
面對兇狠強大的敵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并沒有被嚇倒。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陳毅等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彭德懷、賀龍、郭沫若、徐特立等在白色恐怖下毅然入黨,這些優秀共產黨人在革命的關鍵時刻發揮了主心骨作用。毛澤東也從大革命失敗的慘痛教訓中,提出了“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重要論斷。
1927年8月至11月,共產黨先后組織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和廣州起義三大起義。南昌起義打響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端。秋收起義從進攻大城市轉到向農村進軍,這是中國革命發展史上具有決定意義的新起點。但三大起義最后均以失敗而告終。這表明,面對國民黨新軍閥在城市擁有的強大武裝力量,企圖簡單復制俄國十月革命模式,通過城市武裝起義或進攻大城市,來奪取革命的勝利是不可能實現的。
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茨坪,開啟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斗爭。此后,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共產黨人,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井岡山道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經典開篇。
井岡山的意義,不僅僅是在國民黨反動派統治薄弱的地區發展革命,更重要的是通過土地革命,動員農民階級加入到中國革命隊伍中來。和最廣大的人民站在一起,為最廣大的人民謀利益,這就是井岡山道路越走越寬闊,中國革命在毛澤東領導下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全部秘訣。